• 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协会简介
    • 协会章程
    • 协会机构
    • 协会领导
    • 入会须知
  • 协会动态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政策法规
  • 菌蕈之窗
  • 科技讲坛
    • 现代技术
    • 菇农之友
  • 会员专区
    • 申请入会
    • 协会杂志
  • 行业研究
    • 行业报告
    • 行业荣誉
  • 联系我们
杨小兵:食用菌可望作为粮食的有效补充 关闭 返回上一级  
新闻中心 >> 新闻资讯 >> 杨小兵:食用菌可望作为粮食的有效补充

杨小兵:食用菌可望作为粮食的有效补充

发布日期:2020-10-12 17:31

自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后,杨小兵脑海里一直在思考如何节约粮食。作为一名食用菌栽培与营养学专家,杨小兵是中国食用菌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、副秘书长,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,长期从事食用菌的研发和工厂化栽培工作。

“节约粮食、制止浪费确实可以做到节流,如果还能够不断开源,那粮食安全就更有保障。”杨小兵说,食用菌属于微生物类,有别于鱼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和蔬菜水果粮食等植物性食物,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,可以作为粮食的有效补充,能一定程度弥补粮食生产的不足,尤其是在特定的时期,可以担当着重要救急作用。

三大营养素含量丰富且均衡

30年来,杨小兵研究员都在与食用菌打交道。为探寻食用菌的野生资源,推广“蘑菇”的栽培和开发技术,他的足迹遍布粤东西北、云桂黔川和青藏高原。他在全国指导建造了10多家大中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和加工企业,甚至远在非洲和北美都有工厂化栽培车间。他主持制定了全国食药用菌产业技术路线图,参与起草了《中国食用菌行业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。

“当时在非洲做一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时候,坦桑尼亚方面非常希望我们将食用菌技术教给他们,因为食用菌对非洲来说,被当作重要的营养来源。”当时的场景,让杨小兵对食用菌用途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。

人体需要三大营养素——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,它们是维持生存的基本养料。杨小兵说,与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相比,大部分食用菌的三大营养素含量既丰富又均衡。

以干品(干粉)计,常见的食用菌蛋白质含量为15~30%,鱼肉禽蛋为30~45%,粮食、蔬菜、水果除大豆之外都在个位数以下。

碳水化合物方面,食用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接近于粮食,明显高于蔬菜和肉类。

脂肪方面,动物性食品30-50%的脂肪含量对人来说过高,而除油料作物之外植物性食物脂肪含量多在1%以下,大部分食用菌的脂肪含量1-5%,对人体较为适中。

“从营养角度来说,食用菌作为粮食的有效补充,完全可行。”杨小兵说。

作好食用菌发展顶层设计

除了营养外,食用菌还有自己独特优势。

食用菌生产不占耕地,不抢水肥,无需阳光,利用作物秸秆等农林生产下脚料为主要原料,废渣可做成饲料和有机肥,是典型的高效立体设施农业和绿色生态农业。

在生长周期和产量方面,食用菌更不可小觑。生长周期最短的是草菇,一般在20天左右。多数的食用菌一年基本可以生产三四造,有的甚至五六造。以年产3万吨鲜菇的食用菌工厂为例,只需占用约200亩的荒地即可,单产比粮食高1-2个数量级。加工成干品食用菌,保质期一年以上。

资料显示,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食用菌生产国、消费国和出口国,食用菌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70%以上。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继粮食、油料、果品和蔬菜之后的第五大种植业,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农业。

“如果粮食出现了一定的短缺,尤其是蛋白质食物缺乏的时候,食用菌能在短时间内能实现有效的补充。”杨小兵建议,从国家层面对食用菌产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,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,做好全国产业布局,发展针对性的栽培和加工技术,让食用菌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来源:科技日报


分享到:
广东省食用菌行业协会 
地址: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2号202室
邮箱:qiuyan0103@126.com
客服热线:86-020-37656628
技术服务:广州云柏科技有限公司
相关链接
 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   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     广东林中宝食用菌有限公司     网络销售平台
广东省食用菌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gdmushroom.org 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10314号-1